近日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家電商巨頭均公布了各自的財報。從數據上來說,增速放緩已成為普遍趨勢。
阿里財報顯示,上一季度阿里同比營收僅增長 10%,是過去幾年中增長最為緩慢的一個季度。凈利為 192.24 億元,同比下降 75%。
此外,京東財報披露,2021 年 Q4 京東營收同比增長 23%,連續多個季度放緩。凈虧損為 52 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盈利 243 億元人民幣。拼多多 Q4 營業收入也僅同比微增 3%,增速趨緩。
這也意味著,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們,同樣囿于 " 漲不動 " 的困境。電商紅利接近天花板,如何找到 " 第二曲線 ",逆風翻盤,巨頭們都打起了新算盤。
大力布局農產品領域,是拼多多目前給出的一個"答案"。
去年 8 月,拼多多宣布投入 100 億設立 " 百億農研 " 專項,持續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科技普惠。由陳磊擔任項目一號位,季度利潤均將優先投入至該項目,直至滿足 100 億總額。
陳磊表示,過去一年,拼多多堅持聚焦農業,并在農產品品牌、農業人才、物流倉儲領域進行了新一輪重投入,目前已初見成效。
阿里云業務持續造血,或成阿里下半場的 " 殺手锏 "。
財報顯示,阿里云業務當季收入增幅達到 20%。自 2021 財年第三季度首次實現盈利,到 2022 財年第三季度,阿里云業務已經連續五個季度盈利,云業務實現穩定增長。
云業務趨穩向好的態勢,源自阿里云 " 十年磨一劍 " 的積累。2009 年,國內云計算領域還處于空白期時,阿里云計算系統 " 飛天 " 正式立項。
此外,阿里云在硬件及系統開發、實際運用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財報顯示,阿里云的收入組成越來越多元化,來自非互聯網行業的客戶收入貢獻正穩步上升;在海外市場同樣增長迅速,該季度內阿里云在韓國、泰國各增加一個數據中心,運營地域增加至 25 個。
京東則一直不斷展現著重投入的野心,積極拓展供應鏈,靠自營自建物流體系實現穩健發展。
財報顯示,京東的物流業務在四季度表現較佳,利潤率達到 2.4%,2021 年下半年已經盈利 3 億元,成為京東最賺錢的業務。具體來看,2021 年京東物流總收入達 1047 億元,同比增長 42.7%。
物流一直是劉強東多年來持續 " 重倉 " 的項目。他坦言,京東不會是一個窄小型而是全品類電商,需要非常強大的閉環物流支持,而這個目標會涉及全國各地無數個龐大的物流倉儲。
3 月 11 日,德邦發布公告,宣布被京東收購的消息。此次收購,或可以快速提升社會化訂單的比重,增加京東物流的總體實力。
值得注意的是,僅在近兩年,京東物流斥資 30 億元收購以航空貨運見長的跨越速運,并通過京東智能產業發展多次增持中國物流資產(01589.HK),并在 2022 年 2 月拿下其控股權,比例高達 87.19%,該企業在全國擁有 38 個物流園及 179 個物流設施。
在 2022 年開年,京東又以現金 5.46 億美元認購達達集團普通股,將持股比例從此前的 47% 提升至 52%,強化對本地即時零售和配送平臺的掌控力。
在新的行業發展階段,電商巨頭未來的戰斗注定將不再是依靠電商價格戰的血拼,而是尋找各自新的增長點。精細化運營、科技硬實力發展或將成為巨頭們新的角力賽場。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曾憲天 實習生 婁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