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區別于其他物種的最大表現在于擁有一個無比復雜且智慧的大腦。大腦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存在著一千億個神經細胞,不同的神經細胞聯結著不同的神經元,構成了人腦中的神經網絡,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健康。常見的自閉癥、抑郁癥、阿爾茨海默癥等都是腦部重大疾病,但是人類對大腦如何工作卻知之甚少。
本期《未來中國》聚焦神秘的大腦,邀請到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院士,介紹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更有科學青年團成員對人類大腦展開趣味討論。
認識大腦是頭等大事 科學青年團解讀人腦開發和使用
談戀愛怎么就無腦了?跨界脫口秀大王、中科院衛星通信專業碩士龐博在節目中分析了傳說中一談戀愛智商為負,十級濾鏡看對方的戀愛腦是如何產生的。原來愛情也是一種程序,它的控制中心丘腦在大腦深處會不斷分泌出多巴胺、腎上腺素等戀愛興奮劑,使愛的感覺源源不斷。但是多巴胺產生過多有什么負面影響?戀愛腦失戀了怎么辦?畢竟戀愛腦的潛質可是人人都有呢。
理解大腦才能改變大腦 神經生物學家蒲慕明揭秘 "科技創新 2030重大項目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
" 十四五 " 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將 " 腦科學 " 列為國家重點前沿科技項目,如今,科技創新 2030 重大項目 --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正式啟動,以探索大腦秘密、攻克大腦疾病為導向的腦科學研究與以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為導向的類腦研究將為中國神經科學研究開啟新的征程。
《未來中國》本期邀請到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院士,他是國際著名的神經生物學家,1999 年回國后擔任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帶領團隊拓展了中國神經科學領域的版圖,使中國腦科學在國際研究中占領一席之地。
節目上,蒲慕明院士介紹了今年正式啟動的 " 科技創新 2030 重大項目 --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是神經科學領域未來將要努力的重大方向。蒲院士表示,腦科學的研究首先是要理解大腦,理解腦認知功能的神經基礎,建構完整的大腦結構圖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與重大認知功能障礙相關的腦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建立腦疾病預警,尤其是對老年人的阿爾茨海默癥進行早期的干預,防止或延緩阿爾茨海默癥發病,為老年社會做出醫療上的貢獻。
人類的大腦為什么難以研究?腦科學如何應用于臨床解決各種腦疾???人類如何迎接未來人工智能?
4 月 4 日(周一)22:00 東方衛視《未來中國》,神經生物學家蒲慕明、科學引薦人陳辰和科學青年團,與你一同探討 " 內在宇宙 " ——神秘的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