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披露銷量,比亞迪還放出了一個重大消息:停產燃油車。
比亞迪表示,根據戰略發展需求,自今年 3 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未來,比亞迪在汽車板塊將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且將繼續為現有燃油汽車客戶持續提供完善的服務和售后保障,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零配件供應。
也就是說,在繼續向燃油車客戶提供服務和零配件供應的同時,比亞迪汽車業務的重心將全面向新能源汽車轉移。
比亞迪由此成為全球首個正式宣布停產燃油車的車企。雖然新能源車已經是汽車行業的大趨勢,但其他傳統車企的轉型時間表都相對保守。
例如奧迪將于 2033 年停售燃油車,賓利定在 2030 年,寶馬集團將于 2030 年開始在歐盟停止銷售燃油車,但如果其它地區有需要,還是會提供燃油車。
如此果斷的停產燃油車,比亞迪的底氣在于逐月走高的新能源車銷量和多元業務結構。
對于 2022 年,比亞迪將銷量目標鎖定為 120 萬臺,較 2021 年實現銷量增長 60.8%,接近特斯拉約140萬輛的交付預期。這也意味著,比亞迪每個月的銷量都要達到 10 萬輛左右。
而今年 1-3 月,比亞迪新能源車的銷量分別為 93168 輛、88283 輛(春節假期對銷量有一定影響)和 104878 輛。因此按照正常的走勢,僅依靠新能源車,比亞迪大概率就能實現年銷120萬輛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年,比亞迪汽車業務中,新能源車對總銷量的貢獻度為 81.59%,今年 2 月時則直接提高至 96.9%,因此此時停產燃油車可以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決定。
另一方面,除了汽車業務,比亞迪的矩陣中還有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其中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去年的收入達到 864.54 億元,占總收入的近 40%。換句話說,多元業務結構能支撐比亞迪對汽車業務進行大調整。
因此整體而言,停止燃油車的整車生產對比亞迪的業績不會有太大影響,反而可以因此加大對新能源車業務的投入,加速轉型。同時無疑會給其他造車新勢力帶來巨大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近日公布的財報顯示,雖然 2021 年營收同比增長近 40%,近利潤卻錄得下降 30% 至 30.45 億元,這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即為研發投入的走高,去年全年為 106 億元。這意味著,比亞迪要加速走向智能化了。
比亞迪此前熱銷車型的主要優勢更在于刀片電池或是混動系統,智能程度相對來說是一個短板,若是補齊這一不足,比亞迪競爭力將大幅提升。
伴隨智能化而來的,是比亞迪沖擊高端市場的野心。據媒體報道,比亞迪將在今年10月左右推出高端品牌,價格區間預計在 50 萬-100 萬元。
" 一打十 " 的比亞迪進一步完善產品矩陣,新勢力車企們更要壓力山大了。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鮑星娃
編輯 / 曾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