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
好吧,確實沒那么古,但這句話也確實有些年頭了。
至少現在說到玩攝影,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還是貴吧。
更可怕的是,鏡頭這個無底深坑。
這么說吧,就像機哥的柜子永遠少一臺手機。
攝影愛好者的包里也永遠少一個鏡頭。
就拿咱們熟悉的手機相機來說,同一塊傳感器,在不同手機上的畫質也不一樣。
除了軟件層面的算法差異,鏡頭素質也非常重要。
然而,機哥刷到了這么一個神奇的玩意兒。
相機鏡頭的價格徹底被打下來了,這就是年輕人的第一個鏡頭嗎?
憋不住了,讓機哥先笑一會。
有個不知名的國產小團隊,品牌咱就不提了。
他們專做一些極其簡單粗暴的 DIY 鏡頭。
也不知道怎么的,就火了。
由于畫質過于「驚艷」,達到了光緒年間頂級水平。
最開始可能只是某個用戶的吐槽和反諷。
沒想到,官方不僅接受了這個設定,甚至自己玩起了梗。
越來越多人加入到這場消費降級中來。
一邊吐槽,一邊真香。
畢竟,一個鏡頭比相機的原廠鏡頭蓋還便宜,再怎么說也不虧吧。
首先就是剛剛亮過相的 50mm 定焦。
價格最低僅需 35 元!
當然,需要自己動手組裝一下,即拆即用的版本要加錢。
現在連手機的鏡頭都有 6 或 7 片鏡片,一組一片是什么牛馬?
再來看看樣片的畫質。
以下樣片都來自買家評價,機哥后面就不再贅述了。
下面這張毛絨玩具,硬是拍出了陰森恐怖的感覺。
這個說像用小靈通在拍照。
到選項里,打開無鏡頭釋放快門就行了。
再來看看另一款重磅產品——水管 500mm 定焦。
鏡頭側面印有唯一專屬編號,彰顯用戶尊貴身份。
全手動推拉式對焦,兼具快速與精準,全看手活。
機哥還是用咱們熟悉的手機來舉例吧。
比如等效焦距 12mm 的超廣角,對應 10 倍超長焦的就是 120mm。
500mm 焦距的話,這么算大概是 41 倍左右。
這樣大家就比較好理解了吧。
但是,這款采用了清朝科技的鏡頭。
其單價達到了可怕的 0.176 元每毫米,500mm 也就是 88 元。
看看買家秀,拍月亮、打鳥、打拍飛機,樣樣都行。
像是用遠古科技登上了月球一樣,令我大受震撼。
因此帶來了卓越的無畸變超廣角畫面。
然而,小孔成像的原理拍啥都是糊的。
實際上在鏡頭蓋上戳一個洞,也是一樣的效果。
就這,竟然也能有市場。
不僅有演技在線的老番新拍「華強買鏡頭」。
果然,官方玩梗最為致命。
價格嘛,也有一些上漲。
慢慢地,大家對「大清光學」這個梗的認知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后來有人發現,這么便宜的鏡頭改造一下,畫質還有些亮眼的地方。
就給「大清光學」貼上了性價比的標簽。
這下好了,攝影圈子里的老炮兒坐不住了。
知乎上有人提問,如何評價 XX 科技生產的相機鏡頭與其他配件?
還列舉了一堆便宜好用,更適合入門的經典老鏡頭。
機哥說句公道話,被網友吹爆的「大清光學」,產品力確實不太行。
攝影初學者就別把它當作便宜的入門器材了。
打個比方,就像一臺電子墨水屏手機。
價格確實不貴,也很好玩,但很少人會把它當主力機去用吧。
但它絕不是什么新鮮玩意。
比如,大家打開照片編輯軟件,或許會看到一種漏光濾鏡。
這本來是設備太差拍出來的報廢膠片,但現在卻成了一種風格。
「大清光學」這類產品,不過是擊中了一些心癢但手殘的用戶罷了。
反正機哥是哪一邊都不站,買賣自由,咱也無權評判。
畢竟,我們不缺性價比產品,缺的是幾十塊就能買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