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實習生 孫小鈞 吳思琪(除署名外)
近日,2022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進入復試階段,有關考研復試、調劑的相關話題引發社會關注。盡管教育部早已明令禁止教培機構所謂 " 保錄包過 " 的宣傳及 " 助考 " 行為,但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廣州有不少教育培訓機構在 " 考研熱 " 中看到商機,在招攬生源時開設 " 包過班 "" 保錄班 ",宣稱 " 不過退費 "" 復試必過 "" 與高校合作 "" 有調劑資源 ",仍明示、暗示 " 保錄包過 "。這些宣傳話語是否可信?這些機構如何運作?考研培訓亂象如何解決?
教培機構
" 不過退費 " 成高級考研班 " 基礎服務 "
近日,記者在位于廣州市天河區的啟航教育了解到,該機構的考研課程分為高分班、上研班、初試超越班、全程保錄班四種類型,其中后兩者設置了 " 簽訂協議,不過退費 " 的條款,在該條款下面,特別注明了 " 按協議退費 " 字樣。
" 按協議退費 " 如何退?如果考生有一門分數未過線,則退還學費的 10%,如果有兩門分數未過線,則退還學費的 20%,以此類推,最多退還學費的 50%。記者發現," 不過退費 " 如今似乎成為了教培機構行業競爭、招攬生源的重要 " 招牌 "。無獨有偶,同在廣州市天河區的另一家機構——廣東新文道考研的 " 榮耀彩虹卡 " 等班型則針對不同考生,設置了更為復雜的退費條款。
新文道考研的李老師介紹,飛躍班上岸率達到 60% 左右,榮耀班上岸率則達到 75% — 80%。他明確表示,花錢越多,班的級別就越高,通過率也越高。不通過是否退費?李老師稱,前四種級別的正常班不做任何退費,只有榮耀班會部分退費。" 榮耀彩虹卡 " 班型的 A 卡(58800 元,公共課一對一 50 課時)不過協議國家線 / 校線退 10000 元;B 卡(78800 元,公共課一對一 80 課時)不過協議院線退 10000 元;單科(18800 元,公共課一對一 20 課時)不過協議國家線 / 校線退 2000 元。
教培機構的 " 不過退費 " 條款看似給予了考生充分保障,實際上考生需特別注意其中的細則要求。例如," 不過退費 " 并非指 " 最終沒有考上研究生就退費 ",而是指 " 初試單科成績或總成績未過線才退費 "。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分為初試和復試,只有初試單科成績和總成績均通過該年的分數線,才能夠有機會進入復試。啟航教育的工作人員明確表示:" 如果考生初試各項成績均過線,就不再退費。" 但在研究生考試中,僅初試各項成績均過線,并不意味著考研成功,考生還面臨著復試、調劑等多重考驗,各個環節都有失利的可能,如若考生在后續環節失利,導致落榜,學費是不能退回來的。
聚創考研的王老師介紹,超級圓夢卡的通過率達到 90%,定向初試圓夢計劃和全程通關圓夢計劃的通過率接近 100%。如果沒有過初試,報了定向初試圓夢計劃班,可以退費 10000 元或重修 A 班;報了全程班可以退 50%。其他班均為普通班次,不退費。
新航道好輕松考研學習中心的 " 雙保險服務 " 同樣采取了 " 不過退費 " 的方式,但并未在課程手冊中明確標明。據悉,該機構的 " 雙保險服務 " 是讓學生在準備研究生考試的同時申請國外學校,全程費用為 58000 元、88000 元。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報名 " 雙保險服務 " 的學生在考研、申請出國當中都遭遇失敗,則退還指定金額 20000 元。記者了解到,新航道 " 雙保險服務 " 在幫助學生申請國外學校時,會為其申請保底學校,以確保學生最大概率拿到 offer(錄用通知)。然而這存在一定的風險,即學生投入高額學費卻并不一定能夠獲得理想 offer,且這種情況是不予退費的,很大程度上是交了一筆不菲的 " 保險費 "。
各教培機構宣傳的 " 高通過率 " 是否有水分?新文道考研機構的李老師告訴記者,目前廣州做線下考研的機構主要有新東方、新文道、文都教育、啟航教育、聚創等," 我在不同機構都做過,廣州市面上絕對沒有哪家機構通過率能超過 60%"。
高?;貞?/strong>
所謂 " 定向合作 " 是機構單方面行為
最近,全國各高校陸續公布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名單,并組織復試與調劑工作。據此前媒體報道,有考生選擇了一些標榜與高校 " 有定向合作 "" 有調劑資源 " 的教培機構,以期獲得一條 " 考研捷徑 "。
記者留意到,新文道考研機構提供高價的 " 復試定向卡 ",多番詢問后,該機構的李老師單獨拿出關于復試班的資料,并申明這部分內容線下咨詢才能談,且不能拍照。據介紹,復試班分為 985、211 和其他院校三個層級,一個復試班費用高達 18 萬元。" 只要你進了復試名單,我們保證學校一定錄取。" 李老師透露,操作步驟是考生提交簡歷,由機構去和學院老師對接,學院點頭同意之后,考生再交錢。" 即使是復試名單的最后一名,我們也能通過運作讓最少一個老師要你。"
記者隨機走訪了天河區高校圈附近的四家教培機構," 復試必過 " 的類似表述均有出現,工作人員聲稱 " 與高校有長期合作 "" 復試的可操縱性很強 "。聚創考研的王老師強調,只要報了他們的復試班就一定可以錄取," 今年某同學考了中山大學某專業初試第一名,報了 25800 元的復試班就被錄取了,第二名沒有報班被刷掉了 "。
然而,25800 元或許只是 " 初試第一名 " 獲得了 " 優惠 " 的特例,記者發現,想要獲取此類 " 特殊操作 ",普遍需要 10 萬元以上的 " 學費 ",且報考學校的層次越高,費用也越高,例如聚創考研的 "985" 高校全程通關圓夢計劃學費甚至達到 25.8 萬元。
針對這一現象,廣東某 " 雙一流 " 高校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向記者明確表示:" 官方合作是不存在的,政策紅線不能踩。這是教培機構為了吸引學生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單方面行為,只要考生明確要求對方提供官方合作協議,自然就不攻自破。某些教培機構,收咨詢費、培訓費都是合理的,但是打著‘定向院?!献髟盒!呐谱?,忽悠‘包過’,影響教育公平的大環境,敗壞院校名聲,收取高額費用,必須加以懲處。"
他進一步提醒說,各個院校復試的時間不一,招生簡章關于調劑的表述也不一致,這里邊就存在時間差和信息差,很多一志愿落選的考生急于尋找調劑的機會,容易讓教培機構有機可乘。" 相比第一次考研、調劑的考生,這些教培機構扎根考研、調劑研究,手上掌握很多院校的基本情況,無疑是老手,但考生其實可以認真閱讀各學校的招生簡章,分析過往數據,并逐一致電了解確認。"
專家分析
" 包過 " 是概率性 " 賭博 " 和商業噱頭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濤教授指出,全球肆虐的疫情助長了國內的 " 考研熱 ",考研培訓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目前市面上的教培機構大多采用套路化、固定化的應試教學思路。談及 " 包過 " 條款,劉濤分析,這是一種概率性的 " 賭博 "。假如正常培訓的學費是 5000 元,則包過的服務可能會收取 30000 元,是正常費用的 6 倍。一般來說,六名學生中至少能考上一名,只要一人考上,考研機構的錢就基本賺夠了。而現實情況可能是六名學生中遠遠不止一名學生考研成功,且不成功的也不能獲得全額退款,因此,考研機構 " 不過退費 " 的 " 生意經 " 可以說是穩賺不賠。
如何解決考研培訓亂象?劉濤建議,高校應改革人才評價體系,在研究生考試的題目設計上下足功夫,反套路化、程式化,真正選拔高質量人才。同時,應持續規范完善高校研究生招生機制和調劑系統,避免 " 可操作的空間 "。此外,政府有關部門要及時介入,審查機構培訓資質,肅清市場亂象,保障學生根本利益。
" 從高校的招錄、調劑工作流程來看,是不存在‘調劑資源’‘內部指標’‘包過’的,這是虛假宣傳和破壞教育生態的行為,凡是看到類似字眼的,就應該第一時間去舉報。"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長吳宏超教授說,從小升初到中考高考再到教師資格證考試,各種考試都有所謂 " 包過班 ",其實都是商業噱頭。他認為,識別虛假宣傳信息的責任不在考生,教育主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應主動介入調查,強化監督機制,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市場行為。同時,他呼吁,對高校的尊重和信任還是第一位的,社會需要給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培養管理方面充分的自主權,改變 " 一考定終身 " 的理念。
法規明確
培訓機構不得進行虛假宣傳
記者梳理發現,針對考研培訓機構的亂象,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部門都有相關政策規定或整治要求。早在 2015 年教育部召開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安全工作視頻會議上,時任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就明確指出,一些考試培訓機構變換方式,打著所謂 " 保錄包過 " 等旗號進行 " 助考 " 活動,嚴重威脅考試安全。各地教育考試部門要會同公安、工商等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針對新情況,集中開展清理整頓,嚴厲打擊涉考違法犯罪活動。
考生遇到虛假承諾怎么辦?2018 年 6 月 30 日起實施的《營利性民辦培訓機構的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明確指出:" 營利性民辦培訓機構應當加強招生管理、規范招生行為。招生簡章和廣告應當報審批機關備案,內容應當具體明確,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相關規定。培訓機構應當按照招生簡章或廣告的承諾,開設培訓課程,保證培訓質量,不得進行虛假宣傳,欺騙或誤導學員及其家長。"